1-1-5:戲曲音樂學系《臺灣鑼鼓大展—以「調腔」起手》
演出資訊網站
分項計畫 |
1-1-5 戲曲音樂學系《臺灣鑼鼓大展—以「調腔」起手》 |
---|---|
活動名稱 |
《臺灣鑼鼓大展—以「調腔」起手》 |
辦理單位 |
戲曲音樂學系 |
活動時間 |
111年10月15、16日 14:30 |
活動地點 |
國立臺灣戲曲學院│木柵校區│演藝中心 |
計畫特色與活動內容 |
計畫特色: 這是一場「鑼鼓」為主角的音樂會! 戲曲演出時,其管絃樂與唱唸身段的指揮,均在鑼鼓,「鑼鼓」可說是戲曲的靈魂。然鑼鼓樂如何淵源發展?其重要質性為何?尚無系統性之建構與舞臺實踐。緣此,特請戲曲院士曾永義教授賜題:臺灣鑼鼓大展—以「調腔」起手。 演出程序與內容: 一、調腔鑼鼓:「調腔」保留中國戲曲弋陽腔最原始的古樂,以最質樸簡單的表演模式「只用鑼鼓、不托管絃。」;目前僅存浙江新昌調腔劇團一團。此場音樂會很重要的意義,將訴諸觀眾:「調腔」已傳到臺灣,且讓大家明瞭它的古老性,及其在打擊之重要地位。特邀溫宇航老師指導演員,演出《西廂記‧請生》。 二、本土鑼鼓 (一) 內山鑼鼓,又稱「大班鑼鼓」日治時期北部山區木柵、坪林、石碇與深坑一帶就有大班鑼鼓的樂陣,今很少見。音樂會特別再現。 (二) 踏謠鑼鼓:老歌仔戲與南管小戲鑼鼓鑼鼓,邀請曾韻清老師指導演員唱演暨音樂演奏。 三、雜技鑼鼓:由民俗技藝系學生表演臺灣常見雜耍特技,包括:舞獅、小獅及獅童,耍旗(旗開得勝)與雜耍等。表現民俗節慶熱鬧氛圍,呈現慶典活動平安、吉祥之意;配以戲曲音樂系的鑼鼓管弦樂演出。 四、客家採茶鑼鼓,演出《花燈姻緣》客家戲曲大戲其中的一折小戲。演唱【月有情】、【桃花開】、【十二月採茶】、【糶酒】、【拋採茶】、【桃花過渡】、【平板】等山歌,著重文場管絃伴奏;至於武場鑼鼓樂,作為提示開唱與身段功能。 五、福祿大鑼鼓出自「亂彈戲」(北管戲)的「福祿」系統,民間稱「舊路」,屬梆子音樂。特邀人間國寶鄭榮興老師指導。 六、京劇鑼鼓是音樂體製較成熟完整的劇種,由楊軍老師編創《大將出征》音樂劇,並親自上場帶領演出。 本系藉資深老師傳承經典劇目中之鑼鼓樂,並由年輕世代鑼鼓教師,共同規劃經典鑼鼓藝術傳承計畫,以劇場鑼鼓形式展現不同劇種與不同時期的鑼鼓節奏。教師們帶領戲曲音樂學系學生與京劇、歌仔戲、客家戲、北管戲演員,共同學習精確的鑼鼓引領唱腔與幫襯演員,精進戲曲音樂表演藝術技藝,俾傳統經典鑼鼓藝術在本校永續傳承發展,為臺灣的文化資產保存,盡一份心力。
|
計畫績效質化指標 |
|
計畫績效量化指標 |
|
績效指標說明 |
|
影片記錄及展演成果 |
|
照片 |
內容說明 |
|
調腔鑼鼓邀請溫宇航老師教學,學生認真聆聽與作筆記,以求身段動作與鑼鼓節奏速度一致。 |
雜技鑼鼓配合大小堂鼓不同音色之運用,替民技技藝表演活動增添更有傳統底蘊之伴奏風格。 |
|
本土鑼鼓之踏謠鑼鼓老歌仔戲呂蒙正使用之打擊樂器有小月鑼、小拍與響盞,這些小巧精緻的打擊樂器展現出與大鑼大鼓不同的鄉間草根性。 |
|
八十高齡的楊軍老師,編寫此京劇曲牌鑼鼓音樂劇,指導戲曲音樂系學生演奏,並親自參加此次演出,司鼓及擔任指揮,用意在呼籲大眾,珍惜傳承並發揚前輩的京劇鑼鼓、曲牌等精緻的戲曲音樂藝術。 |
|
福祿大鑼鼓《蟠桃會》,樂曲使用【彩板】、【慢中緊】、【十二丈】與【緊中慢】,在簡短的表演內容中,呈現出相當豐富的板腔音樂特色。就鑼鼓內容來說,除了包含上述唱腔鑼鼓內容外,亦包含了「跳台」鑼鼓一套,將亂彈福祿鑼鼓內容展露無疑。 |